門診患者路線。進入醫院后在戶外總索引里找到自己現在所在地,從而找到停車場、自行車1停放處、門診入口等相關信息。進入門診大廳首先看到的是綜合索引,包括各樓層的信息、本層的平面分布等等。根據導向系統迅速找到掛號處,進入一次候診區進行候診,等待叫號后再進入二次候診區候診,最后根據各室名標識進入各診療室檢查、治療。
住院患者路線:在入院窗口辦理入院手續,再按標識指引前往所在病房樓。到達所在摟層的護士站。從護士站處得到所需信息,最終進入病房。探視病人路線。急診路線。
進行布點分析順暢的標識體系從室外一直延續到室內,室內標識從功能上又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⑴。索引標識⑵。導向標識⑶。室名標識⑷。警示說明標識結合對行動路線的分析、對各樓層空間的理解,使標識設計與各樓層的功能相一致,確定在什么位置設置什么樣的標識。過多的標識或過少的標識都不能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形式及色彩、材料的確定結合醫院的企業文化、建筑、室內裝飾以及當地的地理環境等,從這些因素出發確定標識的基本形狀及色彩、材料。標識上色彩的數量要盡量使用與室內裝飾相適應的色彩,保持統一性。材料要采用易清潔、能最大限度保持標識的使用時間的材質。
標識具體制作的工藝流程、高度設置一般標識的高度應以適合人的視線為標準,同時要考慮到殘疾人及老年人的視線要求。垂吊式標識設置的高度應不擋住室內照明、不影響裝飾吊頂為標準。同時要考慮標識的可識別性。
標識導向系統不僅僅是給患者使用,它要同時滿足來院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因此還要具有廣泛的適應性。通常,來院者大都被病痛所困擾,心情也會很煩躁,因此提供給患者的信息要簡明易懂。標識所體現出的空間導向信息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醫院和患者間溝通的媒介。完善的標識導向系統更增添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對建立良好的口碑起到很積極的推動作用。
因來院者對醫院的了解有限,為使標識更加簡明易懂,我們進行了編碼系統的設置:⑴。各接待處的組合號碼用簡單的數字表示,具有連貫性,適合不同年齡層次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