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城市標識系統的現狀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marking system the present situation
浙江省衢州市衢州職業技術學院 任海燕REN Haiyan
摘 要:城市標識系統是城市形象、文化、特征的綜合和濃縮,文章從中國城市標識系統所存在的代表性問題入手,闡述了合理的城市標識系統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對該系統的改進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標識系統 人體工程學 圖形標識 限制性標識
Abstract: The city marking system was the city image, cultural, the characteristic synthesis and the concentration, the article the representative question which existed from the Chinese city marking system obtains, elaborated the reasonable city marking system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and gave own comment and the suggestion to this system improvement.
Key word: Marking system Human body engineering Graph marking Restrictive marking
Internet 檢索:www.artdesign.org.cn
標識指的是公共場所的指示,這個場所包括商業場所,非盈利公共機構,城市交通,社區等等。城市的標識系統屬于城市的公益配置。如果沒有完整的標識、標牌系統,就等于城市的地圖系統、道路標識系統沒有完善,要找一個地址就會花費不少的時間。這些看起來似乎沒有經濟效益的設施,實則都是現代城市中必不缺少的組成部分。可以說,一個城市的標識,標牌設計和設置,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也是衡量這一城市規劃水平優劣的標志之一。
室外環境中的標牌比室內標牌復雜得多,在城市標識系統中也更為重要。之所以說它復雜,是因為它不僅僅是環境中的因素,環境里的參與者,還是環境的創造者,是體現整個環境的主題式物體。在營造環境方面,它和雕塑,建筑物具有同樣的能力。外部環境的標牌,在介入空間以后,就與原有環境產生了對話與交流,即可改善原有環境的面貌,又增加了原有環境的視覺重點。一個城市的確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清晰的標識系統,不僅利于外地人對本地人也是有幫助的。可以提高城市效率,也是美化城市形象的一個手段。導向標識不僅僅是一種視覺識別系統,還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它密切關聯我們的生活。
具有民族個性的,地方特色的,功能與美觀相結合的標識標牌,是現代城市中一道重要的風景線。現代發達國家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環境營造中已經將城市標牌設計,作為整體環境的一項重要因素加以考慮。城市標識首先要服務于公眾,它并非藝術作品,它要求更多的依照人體工程學,感性知覺等原理設計,以符合觀看者的需要。有些標牌是要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來閱讀的,而有些是供行人停下來時仔細閱讀的。標牌作為一個公共場所里的識別系統,它的識別與欣賞多是在一個動態空間之內,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加之它的功能較強,它的體量與尺度問題就顯得由為重要。尤其在標牌與人之間的比例上,人體工程學應恰如其分地溶入于標牌設計中。城市標牌其實已經不單單是一件辨別方向,尋找道路,識別公共設施的指示牌,傳達物,而更多的是作為體現一個地域,一座城市,一個地區,一個團體,一個城市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而現代中國設計的路牌大多零零散散,設計老舊,形式簡單,并沒有形成體系,和現代的建筑、道路也極不協調。交通標牌大多在設計上只考慮到了功能性的需要,卻完全忽視了標牌造型對環境的影響。許多城市的導向標識系統都存在著一些通病。
1.公共標識缺失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比如在一些公共游泳場兒童在玩耍,而游泳池的水位也很深,但很多這樣的場所卻沒有發現“兒童游玩須家長陪同,請勿戲水”的警示。這確實應該設立一個警示牌,畢竟不會游泳兒童在游泳池里玩耍是十分危險性。在杭州機場出口一條繁忙道路的一人行橫道,我們看到,從這里橫過馬路的行人很多,但卻沒有一個對車輛提醒行人的黃色標志牌,很多車輛從這里經過時也不減速,這樣容易造成事故隱患。
2.標識系統過于孤立混亂
這是現代中國許多城市存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城市標識是一個城市視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種表現形式,從中國整個城市發展與設計發展關系來看,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中國設計行業的薄弱以及此類法制不健全形成也明顯的對比,如很少從整個室外環境考慮,使標識牌顯的突兀,和整個外部環境不協調。而且對整個城市的標識系統政府沒有一個統一協調的規劃,這就使得在需要時臨時決定標牌的位置、材質、大小等等,再加上不同的公司進行設計,一些單位設置標識時隨意性很大。有的設計人員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不了解有關標準,只從自己的創意出發。從風格上不能統一把握,所以整個城市標識系統處一種混亂分割的局面。
3.設置不合理
設置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標識牌的位置、大小、材料等等。標識牌在造型、設置和布局等方面應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國際慣例,深藍色為底色,工藝講究,美觀醒目。在設置方面,根據人們的行為習慣和人體工程力學的原理,控制標牌的高度、視距、間距以及字體大小等,其中遠視距為25到30米,中視距為4到5米,近視距為1到2米;懸掛高度為2到2.5米;中英文字體的大小比例為3∶1;字體以標準中文黑體字為主,連續設置的間距為50米。另外,有些標識牌在位置上也存在問題,如被大型物體或者建筑、樹木等遮擋,也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麻煩。很多地方只注意設置提示標識,而忽略了導向標識的設置。在材料的選擇上,應該充分考慮室外因素,比如高、低溫度,雨水量等,在杭州西湖一帶,室外的標識牌大多采用木與不銹鋼材料,這樣只考慮到美觀而忽視了其材料的局限性。南方雨水較多,木材的標牌容易變形腐朽。
4.圖形標識等不規范及錯誤使用
符號應用不規范,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標識符號顏色用錯,如杭州某家大型公共場所的所有樓道里貼出的“火警疏散圖”標識中,表示安全出口的圖形和表示疏散方向的箭頭本該用綠色,結果全部用了表示禁止的紅色,表達了相反意思,成了限制性標識。又如,在國家標準規定街道、路牌標識顏色南北為綠色,東西為藍色。符號用錯顏色表示相反意思,據了解,我國有一整套與國際接軌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志的標準,如紅色表示禁止,藍色表示指令,黃色代表警告,綠色代表提示和導向。可在許多地方的一些公共標示中,顏色卻經常遭到亂用。就連一家專門接待中外客人的招待所,也出現了洗手間標識牌錯用紅色的常識性錯誤。有關專家解釋:“沒有警告含義不允許使用黃色,沒有禁止、停止和消防含義的圖形符號,一定不能使用紅色。”實際上,導向標識往往比提示標識重要。如在人們找不到設施(如樓梯、廁所、行李寄存處、電話等)的位置時,更需要標識的引導。
在成都日報有這樣一則報道,不得不讓人深思《尷尬個案止步疑似吸煙室孩子憋壞》。
成都一位母親在目睹兒子遭遇的難題后,卻對此發出了質問:用“煙斗”作為男性標識是不是對“男人”的歪曲,是不是在誘導青少年吸煙?!
成都某中學語文教師翁女士敘述了一件讓她難忘的事。上周日,翁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斌斌在一快餐店就餐,不一會斌斌嚷嚷著要上衛生間,翁女士正好在接電話,便給斌斌指了一下衛生間的位置,讓他自個去。不料沒多久斌斌就哭喪著臉跑回來,稱找不到廁所,就快憋不住了。翁女士心里直納悶,連忙牽著他過去一看,衛生間不是好端端地在那兒嗎?翁女士對著有煙斗標記的門一指:“這不是嗎?快進去!”斌斌抬頭看了一眼,說了句:“我還以為是吸煙室呢。”就匆匆跑了進去。
隨后斌斌告訴媽媽,一次爸爸在公司吸煙室抽煙時,告訴他“吸煙有害,小孩子不準進來”,他這次看到衛生間門上的煙斗,以為又碰到吸煙室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聯想到青少年經常會在公共場所進出這種有煙斗標記的廁所,翁女士提出了前述質疑。
5.英文標識缺乏或不規范
英文標識缺乏或不規范。隨著世界各個方面的交流,中英文雙語標識顯得非常必要,但在一些場所的公共標識牌大部分缺少英文標志。在某大型購物場所,有一個“地濕路滑小心行走”,不但個別字用了繁體,而且沒有英文,對不認識中文的外國人起不到任何作用。比如在深圳地鐵盡管有英文標識,但還是“中國式”的,比如:地鐵香蜜站電梯墻面上“小心碰頭”譯為BEMINDYOURHEAD,這犯了很大的語法錯誤,mind是個動詞不是形容詞,應改為:MINDYOURHEAD!而“請勿飲食”的標識譯成NODRINKINGANDEATING是不對的,應該將AND改為OR,否則很容易讓人理解成為“不能喝,但可以吃”。
6.維護少
公共標識牌缺少維護,破損嚴重。在衢州某商業街,一個設計精美的標識牌,但是因為上面寫滿了辦證廣告、招聘男女公關廣告,本來精美的標識牌被弄得“蓬頭垢面”,根本看不清上面寫的什么,不但起不到標識作用,還影響了城市美觀。還有一些地方的公共標識牌被盜走,卻很久沒有及時維護修補。
我認為改進城市標牌的現狀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專業的規劃、設計、制作
城市標牌的造型首先要與環境相結合。人群的密集度越高,流動性越大,環境嘈雜程度越高,就要求城市標牌的造型越夸張,醒目。這樣才能引起人群的重視,起到標牌的功能指示作用。在大環境里,更多地是要從整體上認識一個體系,一個系列標牌的風格與特點。其次,一個標牌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標牌色彩設計的合理程度,但色彩設計又是城市標牌設計中最難精確掌握的因素。一個好的標牌作品應將色彩計劃與周圍環境協調,并運用色彩凸現作品的個性。標牌要與周圍的建筑色調相互協調,比如北京的建筑物多以灰色調出現,雖然有平和的效果,但沒有明亮的顏色出現,整個城市顯得沒有活力。當標識系統以純色調出現,點綴在城市中的時候,北京會增加很多的視覺亮點。最后,標牌上的文字藝術體現在字體與字型的變化上。在國際上,字體與字型設計已逐漸從其他設計門類里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門的設計學科。許多國際著名設計師也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字體設計上,而在我國這一領域仍有待開發。漢文字圖形資源仍有足夠潛力可挖掘。在北京現有標牌中,仿宋體字、黑體字已過分泛濫。其實,并不一定每一個標牌都要板起嚴肅的面孔,在易讀的基礎下,文字尚有很多種形式可變。
2.與國際接軌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城市的環境與形象的好壞關系到經濟的發展,而標識系統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工程,標牌圖形色彩的規范使用,更能使世界人民了解這個城市,同時無形中提升了該城市的知名度。
3.政府成立專門的維護組織
標識屬于公共環境中的一部分,一個城市要進行整體的標識系統改造,除了一系列專業的規劃、設計、制作流程以外,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因為標識系統規劃屬于城市設施規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應該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維護,只有我們和政府全力配合才能更好的為城市發展建設服務。
城市標識的靈魂在于創意,創意的內涵在于文化。標識作為一種特定的視覺符號,是城市形象、特征、文化的綜合和濃縮,城市標識設計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城市舊貌換了新顏,標識的發展更為城市文化錦上添花。在知識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對城市標識設計的知識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城市標識設計應規范化統籌管理,精心打造城市標識系統,以利于城市形象和名城地位的形成與提升。如果每個城市都能用心規劃和設計城市標識,我們的城市會裝扮得更加美麗、更加人性化。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marking system the present situation
浙江省衢州市衢州職業技術學院
摘
關鍵詞:標識系統
Abstract: The city marking system was the city image, cultural, the characteristic synthesis and the concentration, the article the representative question which existed from the Chinese city marking system obtains, elaborated the reasonable city marking system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and gave own comment and the suggestion to this system improvement.
Key word: Marking system
Internet 檢索:www.artdesign.org.cn
標識指的是公共場所的指示,這個場所包括商業場所,非盈利公共機構,城市交通,社區等等。城市的標識系統屬于城市的公益配置。如果沒有完整的標識、標牌系統,就等于城市的地圖系統、道路標識系統沒有完善,要找一個地址就會花費不少的時間。這些看起來似乎沒有經濟效益的設施,實則都是現代城市中必不缺少的組成部分。可以說,一個城市的標識,標牌設計和設置,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也是衡量這一城市規劃水平優劣的標志之一。
室外環境中的標牌比室內標牌復雜得多,在城市標識系統中也更為重要。之所以說它復雜,是因為它不僅僅是環境中的因素,環境里的參與者,還是環境的創造者,是體現整個環境的主題式物體。在營造環境方面,它和雕塑,建筑物具有同樣的能力。外部環境的標牌,在介入空間以后,就與原有環境產生了對話與交流,即可改善原有環境的面貌,又增加了原有環境的視覺重點。一個城市的確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清晰的標識系統,不僅利于外地人對本地人也是有幫助的。可以提高城市效率,也是美化城市形象的一個手段。導向標識不僅僅是一種視覺識別系統,還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它密切關聯我們的生活。
具有民族個性的,地方特色的,功能與美觀相結合的標識標牌,是現代城市中一道重要的風景線。現代發達國家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環境營造中已經將城市標牌設計,作為整體環境的一項重要因素加以考慮。城市標識首先要服務于公眾,它并非藝術作品,它要求更多的依照人體工程學,感性知覺等原理設計,以符合觀看者的需要。有些標牌是要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來閱讀的,而有些是供行人停下來時仔細閱讀的。標牌作為一個公共場所里的識別系統,它的識別與欣賞多是在一個動態空間之內,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加之它的功能較強,它的體量與尺度問題就顯得由為重要。尤其在標牌與人之間的比例上,人體工程學應恰如其分地溶入于標牌設計中。城市標牌其實已經不單單是一件辨別方向,尋找道路,識別公共設施的指示牌,傳達物,而更多的是作為體現一個地域,一座城市,一個地區,一個團體,一個城市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而現代中國設計的路牌大多零零散散,設計老舊,形式簡單,并沒有形成體系,和現代的建筑、道路也極不協調。交通標牌大多在設計上只考慮到了功能性的需要,卻完全忽視了標牌造型對環境的影響。許多城市的導向標識系統都存在著一些通病。
1.公共標識缺失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比如在一些公共游泳場兒童在玩耍,而游泳池的水位也很深,但很多這樣的場所卻沒有發現“兒童游玩須家長陪同,請勿戲水”的警示。這確實應該設立一個警示牌,畢竟不會游泳兒童在游泳池里玩耍是十分危險性。在杭州機場出口一條繁忙道路的一人行橫道,我們看到,從這里橫過馬路的行人很多,但卻沒有一個對車輛提醒行人的黃色標志牌,很多車輛從這里經過時也不減速,這樣容易造成事故隱患。
2.標識系統過于孤立混亂
這是現代中國許多城市存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城市標識是一個城市視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種表現形式,從中國整個城市發展與設計發展關系來看,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中國設計行業的薄弱以及此類法制不健全形成也明顯的對比,如很少從整個室外環境考慮,使標識牌顯的突兀,和整個外部環境不協調。而且對整個城市的標識系統政府沒有一個統一協調的規劃,這就使得在需要時臨時決定標牌的位置、材質、大小等等,再加上不同的公司進行設計,一些單位設置標識時隨意性很大。有的設計人員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不了解有關標準,只從自己的創意出發。從風格上不能統一把握,所以整個城市標識系統處一種混亂分割的局面。
3.設置不合理
設置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標識牌的位置、大小、材料等等。標識牌在造型、設置和布局等方面應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國際慣例,深藍色為底色,工藝講究,美觀醒目。在設置方面,根據人們的行為習慣和人體工程力學的原理,控制標牌的高度、視距、間距以及字體大小等,其中遠視距為25到30米,中視距為4到5米,近視距為1到2米;懸掛高度為2到2.5米;中英文字體的大小比例為3∶1;字體以標準中文黑體字為主,連續設置的間距為50米。另外,有些標識牌在位置上也存在問題,如被大型物體或者建筑、樹木等遮擋,也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麻煩。很多地方只注意設置提示標識,而忽略了導向標識的設置。在材料的選擇上,應該充分考慮室外因素,比如高、低溫度,雨水量等,在杭州西湖一帶,室外的標識牌大多采用木與不銹鋼材料,這樣只考慮到美觀而忽視了其材料的局限性。南方雨水較多,木材的標牌容易變形腐朽。
4.圖形標識等不規范及錯誤使用
符號應用不規范,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標識符號顏色用錯,如杭州某家大型公共場所的所有樓道里貼出的“火警疏散圖”標識中,表示安全出口的圖形和表示疏散方向的箭頭本該用綠色,結果全部用了表示禁止的紅色,表達了相反意思,成了限制性標識。又如,在國家標準規定街道、路牌標識顏色南北為綠色,東西為藍色。符號用錯顏色表示相反意思,據了解,我國有一整套與國際接軌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志的標準,如紅色表示禁止,藍色表示指令,黃色代表警告,綠色代表提示和導向。可在許多地方的一些公共標示中,顏色卻經常遭到亂用。就連一家專門接待中外客人的招待所,也出現了洗手間標識牌錯用紅色的常識性錯誤。有關專家解釋:“沒有警告含義不允許使用黃色,沒有禁止、停止和消防含義的圖形符號,一定不能使用紅色。”實際上,導向標識往往比提示標識重要。如在人們找不到設施(如樓梯、廁所、行李寄存處、電話等)的位置時,更需要標識的引導。
在成都日報有這樣一則報道,不得不讓人深思《尷尬個案止步疑似吸煙室孩子憋壞》。
成都某中學語文教師翁女士敘述了一件讓她難忘的事。上周日,翁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斌斌在一快餐店就餐,不一會斌斌嚷嚷著要上衛生間,翁女士正好在接電話,便給斌斌指了一下衛生間的位置,讓他自個去。不料沒多久斌斌就哭喪著臉跑回來,稱找不到廁所,就快憋不住了。翁女士心里直納悶,連忙牽著他過去一看,衛生間不是好端端地在那兒嗎?翁女士對著有煙斗標記的門一指:“這不是嗎?快進去!”斌斌抬頭看了一眼,說了句:“我還以為是吸煙室呢。”就匆匆跑了進去。
隨后斌斌告訴媽媽,一次爸爸在公司吸煙室抽煙時,告訴他“吸煙有害,小孩子不準進來”,他這次看到衛生間門上的煙斗,以為又碰到吸煙室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聯想到青少年經常會在公共場所進出這種有煙斗標記的廁所,翁女士提出了前述質疑。
5.英文標識缺乏或不規范
英文標識缺乏或不規范。隨著世界各個方面的交流,中英文雙語標識顯得非常必要,但在一些場所的公共標識牌大部分缺少英文標志。在某大型購物場所,有一個“地濕路滑小心行走”,不但個別字用了繁體,而且沒有英文,對不認識中文的外國人起不到任何作用。比如在深圳地鐵盡管有英文標識,但還是“中國式”的,比如:地鐵香蜜站電梯墻面上“小心碰頭”譯為BEMINDYOURHEAD,這犯了很大的語法錯誤,mind是個動詞不是形容詞,應改為:MINDYOURHEAD!而“請勿飲食”的標識譯成NODRINKINGANDEATING是不對的,應該將AND改為OR,否則很容易讓人理解成為“不能喝,但可以吃”。
6.維護少
公共標識牌缺少維護,破損嚴重。在衢州某商業街,一個設計精美的標識牌,但是因為上面寫滿了辦證廣告、招聘男女公關廣告,本來精美的標識牌被弄得“蓬頭垢面”,根本看不清上面寫的什么,不但起不到標識作用,還影響了城市美觀。還有一些地方的公共標識牌被盜走,卻很久沒有及時維護修補。
我認為改進城市標牌的現狀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專業的規劃、設計、制作
城市標牌的造型首先要與環境相結合。人群的密集度越高,流動性越大,環境嘈雜程度越高,就要求城市標牌的造型越夸張,醒目。這樣才能引起人群的重視,起到標牌的功能指示作用。在大環境里,更多地是要從整體上認識一個體系,一個系列標牌的風格與特點。其次,一個標牌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標牌色彩設計的合理程度,但色彩設計又是城市標牌設計中最難精確掌握的因素。一個好的標牌作品應將色彩計劃與周圍環境協調,并運用色彩凸現作品的個性。標牌要與周圍的建筑色調相互協調,比如北京的建筑物多以灰色調出現,雖然有平和的效果,但沒有明亮的顏色出現,整個城市顯得沒有活力。當標識系統以純色調出現,點綴在城市中的時候,北京會增加很多的視覺亮點。最后,標牌上的文字藝術體現在字體與字型的變化上。在國際上,字體與字型設計已逐漸從其他設計門類里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門的設計學科。許多國際著名設計師也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字體設計上,而在我國這一領域仍有待開發。漢文字圖形資源仍有足夠潛力可挖掘。在北京現有標牌中,仿宋體字、黑體字已過分泛濫。其實,并不一定每一個標牌都要板起嚴肅的面孔,在易讀的基礎下,文字尚有很多種形式可變。
2.與國際接軌
3.政府成立專門的維護組織
標識屬于公共環境中的一部分,一個城市要進行整體的標識系統改造,除了一系列專業的規劃、設計、制作流程以外,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因為標識系統規劃屬于城市設施規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應該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維護,只有我們和政府全力配合才能更好的為城市發展建設服務。
城市標識的靈魂在于創意,創意的內涵在于文化。標識作為一種特定的視覺符號,是城市形象、特征、文化的綜合和濃縮,城市標識設計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城市舊貌換了新顏,標識的發展更為城市文化錦上添花。在知識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對城市標識設計的知識性、前瞻性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城市標識設計應規范化統籌管理,精心打造城市標識系統,以利于城市形象和名城地位的形成與提升。如果每個城市都能用心規劃和設計城市標識,我們的城市會裝扮得更加美麗、更加人性化。